智能冰箱不会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

智能冰箱

最近笔者参加了几场与冰箱行业有关的论坛活动,对其中一个相同的观点颇有感触——“智能冰箱或将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家庭中心”。或者说,“智能冰箱将成为家庭互联网的核心入口”。

乍听起来,这个观点很有趣,也似乎很适合做一个互联网时代的“预言”,并且留档为证。不由得想起了《连线》杂志的著名“预言帝”凯文·凯利,观点的提出者似乎是得了他老人家“放嘴炮”的真传。特别是在这个“互联网入口论”依然风行且大家莫衷一是的阶段,类似的观点总会变得更加有鼓动性。

首先说说观点提出者对于其合理之处判断:冰箱应该是家庭中唯一24小时通电的电器,而它的使用频次通常又最高(当然,如果你认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插线板和开关,也没办法,呃)。冰箱首先满足了“高频交互”的需求,这是它成为“入口”或者“中心”的一个前提。

而互联网入口,按照比较普遍的理解,会是链接人与信息的一个通道。

所以,在将冰箱做为“入口”之前,观点的提出者们会赋予它一个关键要素——“智能”。而这里说的“智能”并不是监测所存放食品的新鲜程度并及时给出提示或者建议,或者自主调节制冷时长等,而是让它能够向用户传递更多信息,说得直白一点,就是给冰箱加上一块屏幕,通过这块屏幕,用户可以获得电视甚至是PC的功能体验。

高频交互,又能链接人与信息,智能冰箱也就这样被“造”成了“家庭互联网入口”,这还只是放在厨房里的冰箱,“冰箱入口论”的观点提出者们还表示,如果把冰箱放在客厅,它就会成为“物联网时代的家庭中心”。

当然,如果要远程操控,你依旧需要一部手机,还有App。

智能化,会是家电的趋势,这一点,大锤不会反对,因为技术的进步,无非是想“让生活更美好”,但一定要在现阶段就把“入口论”强加给某个产品,就会给人“形式大于内容”,而“噱头大于诚意”的感觉,因为,冰箱的“智能化”进程还没有得到多大的推动,目前看到的是大家各成一派,连个公认的标准都尚未建立。

冰箱的“智能化之路”在近几年能走成什么样依旧是未知数。如果一个预言缺乏了它应有的“时效”,其实也就缺乏了它应有的意义。比如,当互联的万物都有可能成为入口的时候,上述预言自然就是成立的。

智能硬件近年大火,之后稍稍冷却,这是“概念制造”起到的反效果,因为相当多的硬件连功能的完善都谈不上,更奢谈智能,而好一点的,也无非是在功能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,还没有到达“智”的阶段。

冰箱同样如此。加上几个简单的传感器,监测一下食品的保质期,监控一下硬件本身的耐久和安全;加上一块显示屏,能够直通食材供应链,能够获得食材的烹饪指南;甚至是搭载简易的人工智能系统,能够跟打开冰箱的用户聊聊天,这就已经是智能了吗?那么,能够根据食材,有区分的控制制冷条件的技术岂不是已经逆天?

不如少讲主义而多谈问题,少扯概念,多搞产品。无论能否成为“入口”,也无论能否达成“智能”,冰箱同其它的实用性家电一样,都要首先回归产品的本质,但对冰箱而言,就是“制冷”的品质,再提升一步,就是对内部环境健康程度的考量。

真的很难想象,当冰箱完全由手机操控而不能手动开门的场景,说得有些耸动,但曾经的智能窗帘就让不少人体会过这种尴尬。

智能,并不应该作为家电进入存量市场后厂商突围的一个噱头,而是要产生实际意义。

至于“入口论”,不得不说,一些互联网人臆测着这个观念,试图掌控链接人与信息的通道,并借此或许更大的收益,这无可厚非,但是,也别意淫太多。 

抢沙发

昵称*

邮箱*

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