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互联网电视厂家淡化价格战加快升级
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奥维云网(AVC)日前联合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总结报告显示,一季度国内彩电零售量为1179万台,同比下降5.2%;彩电零售额为389亿元,同比增长1.8%。
互联网电商厂商一度凭借低价补贴方式争抢了不少市场份额,但价格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随着盈利困局加深、面板持续涨价,主流互联网电视厂商正在告别价格战,向利润更丰厚的高端市场挺进。2017年,互联网智能电视显然不再是价格的比拼,而是硬件、软件、内容、品牌等全方位的综合较量。
进入2017,互联网电视厂商正淡化价格战。4月5日,互联网电视品牌微鲸推出智能语音电视2.0高端产品“醉”薄A系,包括55英寸和65英寸两款产品,售价高达8999元和16999元,剑指高端市场。早前,乐视发布的55英寸和65英寸电视新品,价格同样高企,分别为8999元和13999元。互联网电视厂商以往多采取成本定价甚至负利定价模式,推崇高性价比,如今开始挺近利润更丰厚的高端市场。
受上游面板、人工、原材料等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,互联网电视价格战难以为继。以暴风集团为例,其2016年TV收入为9.3亿元,但是以电视为主的硬件营业利润为-1.4亿元,一度拖累暴风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大幅下降近70%,而亏损主要是因为电视面板等原材料上涨。据悉,面板是电视的主要元器件,其成本占整机总成本一半以上,而过去一年有些面板涨价了50%,互联网电视厂商不得不调整发展策略。
互联网电视企业竞争优势不再,继续玩价格战,只会将自己拖垮。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,传统电视厂商与互联网电视厂商差距不断缩小,传统厂商凭借其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、生产制造研发能力以及渠道供应商优势,渐渐在互联网电视市场开拓出一片天地。继传统电视厂商创维、康佳、海信分别推出“酷开”“KKTV”“VIDAA”杀入互联网电视市场之后,TCL近日也推出了面向互联网的子品牌“雷鸟电视”。
新一轮淘汰赛即将打响, 互联网电视品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路来,并非易事。对于互联网电商厂商而言,一方面,要强化对供应链的把控。当下许多电视面板等元器件材料价格上涨,唯有稳住这些产品的价格,才能在险恶的环境下保持自身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。另一方面,要押注创新。互联网电视点燃了“人工智能”“语音”等概念,但纵观目前的互联网电视,真正能称得上智能的屈指可数。产品的创新与技术的变革或许不是唯一出路,但肯定是正确的方向,要么有眼前一亮的整体设计,要么有石破天惊的功能。
此外,要拓展渠道。互联网企业的渠道多数是以电商为主,如何打通线下渠道至关重要。最后,要提高客户黏性。
互联网电视本质上是内容的运营渠道,拥只有好的内容和好的体验才能发挥这些运营渠道的价值,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营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