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LED井喷式发展还要等多久? 三年

OLED电视

日前,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苏子欢接受媒体采访,称“OLED是电视行业发展趋势,长虹将坚定不移地把握趋势,开发更成熟、优质的OLED电视产品。”

苏子欢称,未来三年OLED电视将进入井喷期。面对如此大势,长虹“要做最高性价比的OLED产品”。

这是长虹彩电高层首次正面表达对OLED产业的看法。业界解读认为,此举意味着长虹即将全面发力OLED电视,不排除年底前规模发布OLED电视新品之可能。

就在前不久,创维、长虹、LG、康佳等OLED四杰,刚刚联手国美电器推广OLED电视产品。

在苏子欢看来,“OLED电视和液晶电视孰优孰劣”已是“无须争议”的话题,“LCD电视依赖背光透过屏幕成像,在色彩、角度、对比度上远远不如OLED画质效果。”

那么,长虹计划如何建构OLED差异化优势呢?苏子欢称,“长虹除了进一步降低OLED功耗,增加像素移动智能修复等延长OLED使用寿命等技术手段之外,还将搭载最新开发的人工智能科技。”同时,长虹不会把OLED电视定位为高毛利产品,会尽可能降低OLED电视零售价,以争夺更多市场份额。

事实上,康佳集团高层此前也有类似表达。

目前,中国OLED电视已初步沉淀出“创维、长虹、康佳”三强格局,这个格局能否最终取代液晶三强格局?还不好说。

长虹是最早发布OLED电视的彩电企业之一,采取的是“先占位,后发力”的策略,表现出较为务实一面。长虹认为,作为一项革命性显示技术,要想让公众认知与接受OLED,必定有一个较长的消费者启蒙教育期,单个企业难以完成这样一使命。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,代价小,收效大。

长虹认为,发力OLED的最佳“窗口期”即将到来。

在9月初举行的德国柏林IFA消费电子展上,9家主流彩电企业展示了最新开发的OLED电视产品,去年这个数字是5家。

韩国两大彩电巨头更为激进,不断关闭液晶面板生产线以便转型OLED。

在资本市场,OLED板块持续受到投资者追捧,股值表现良好。

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是,苹果被传将于2017年导入OLED手机,2018年大面积导入OLED手机。苹果的示范效应已开始显现,中国企业已推出OLED手机。

鸿海整体收购“液晶之父”夏普后,第一笔资金即投向OLED面板领域,可见郭台铭布局OLED心情之急迫。

在市场端,消费者已认知并接受OLED电视产品,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销售OLED电视约30万台,是2015年销量的6—8倍。目前,55英寸高配OLED电视(4K、HDR、VR),售价13000多元,对于大多数中高收入群体来说,这是个可以接受的价位。

这样说吧,目前,OLED已呈现全产业链全线发力态势,这是一个产业即将进入规模增长期的前兆。

我相信,这一切都被长虹企业看在眼里。适时发力,是明智抉择。

目前,制约OLED产业发展的因素只剩下一个,那就是面板供应持续紧张。目前,全球99%的OLED面板来自三星和LG,前者以手机、电脑用小尺寸面板为主,后者以电视用大尺寸面板为主,形成互补关系。从长远看,二者将互相渗透,LG正在布局小尺寸OLED面板,三星迟早也会进入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。

中国尚未形成OLED面板规模供应能力,尤其在大尺寸面板领域。预计这种状况在2017年发生改变,京东方中尺寸OLED面板工厂将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,面板供应价格会相应下降,从而惠及下游整机制造企业,并进一步惠及消费者。

前不久,华星光电发布公告,决定增发募资进入AMOLED面板领域。

但我仍然认为,未来5年,全球OLED面板供应将处于持续不足状态,不是因为OLED市场启动慢,也不是因为OLED面板供应量上不去,而是因为OLED电视、手机、车载显示等产业,对面板需求量的增长超过了供应量的增长。

OLED面板供不应求并不能阻止整机价格持续下行。事实上,液晶电视时代就是这么走过来的,一面是面板供应持续紧张,一面是整机价格持续下降。

2004—2010年,是液晶电视大规模替代CRT电视的时期,年均增速约25%,整机价格下降也是年均25%。类似一幕,预计也会发生在OLED时代。

必须指出的是,液晶对CRT的替代,是等规模替代;而OLED对液晶的替代,将是倍增替代。就是说,液晶电视替代CRT电视并未扩大彩电市场的总容量,CRT时代,全球彩电年销量2亿台;进入液晶市场,全球彩电年销量约2.2亿台,增长不大。一旦进入OLED时代,彩电市场有望几何级放大,全球年销量有望冲高至6—10亿台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稍加分析便不难明白。OLED柔性显示的技术特性,将大大突破电视产品的形态限制,将过去不能做成电视的地方做成电视,比如,我们可以把不规则墙体做成电视,可以把背包做成电视,可以把一只茶杯做成电视,甚至可以把衣服做成电视……一旦进入“显示无处不在”时代,市场空间必定几何级放大。但是,液晶的技术特性是做不到这一点的。

目前,全球OLED电视已初步形成LG、创维两强并举格局,谁有可能成为第三强?是三星吗?不一定。显然,这对于期待弯道超车的企业是个机会。在中国,长虹、康佳都想成为OLED三强,综合看,长虹机会更大一些。

在刚刚过去的9个月,中国OLED电视销量增速预计在400—600%,预计全年销量约30万台。2018年销量有望增长至200万台;2020年增长至1000万台,甚至更多。

因此,长虹预测“未来三年OLED将呈现井喷式增长”,并非一个感性的表述,而是一个理性的判断。

液晶对CRT的替代,沉淀出了中国彩电市场新三强格局;OLED对液晶的替代,会再次沉淀出新三强品牌格局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那些缺乏战略远见、反应迟钝的企业,很有可能在这次大变革中淘汰出局。

面对OLED异军突起,液晶阵营的战略转圜空间越来越小。在合适的时机发力OLED,竞争对手没那么多,胜出的概率比较大,长虹的决策是明智的。(作者:刘步尘) 

抢沙发

昵称*

邮箱*

网址